山东滨州: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
(资料图)
打破时间、空间、地域上的限制,远程会诊、智能心电终端为优质医疗资源的进一步下沉铺设轨道。中医药特色诊疗在基层广受群众欢迎,成为慢病防治和康复首选。近年来,滨州“急病快治、慢病长管”的医疗服务格局逐步形成,有效破除了老百姓看病、康复的后顾之忧。
“医共体+智慧医疗”,助力急病“快”救。滨州建立科学的急症区域协同医疗救治体系,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,最大限度地缩短早期救治时间,提高救治成功率,进而降低致死率、致残率,减轻基层群众的负担,让基层患者得到及时、有效救治。运用高科技智慧化手段,提升医疗服务效能、改善患者就医体验,智慧医疗推动医共体“共享医疗”模式有效运转。基层检查、上级诊断、结果互认的共享医疗模式成功实现,极大地提升了基层群众在“家门口”看病就医的贴心服务感受,推动实现了“基层首诊、双向转诊、急慢分治、上下联动”的分级诊疗目标。
慢病康复,中医药在基层广受欢迎。在邹平市长山中心卫生院山东基层名中医——张震工作室,陪同老父亲前来作康复治疗的王大姐告诉记者,她父亲此前因脑梗落下了后遗症,不能行走,严重影响生活。“当时是推着轮椅来的,经过张大夫1个多月的宫氏脑针治疗,现在已经可以拄着拐杖自己走路了。”“我们长山医院在中医适宜技术方面开展得比较早。针灸、理疗、拔罐、贴敷、小儿推拿普及率比较高,老百姓得到了实惠。”邹平市长山中心卫生院副主任医师董建波告诉记者。
滨州着力实施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三年行动,90处国医堂(中医馆)覆盖全部乡(镇)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,中医药特色村卫生室达到224处,新增省级中医药临床重点专科10个、国家级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2个,中医药正在惠及更多老百姓的健康。
滨州市卫健委党组书记、主任王东介绍,滨州市把公平可及、群众受益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通过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,协同推进“三高共管六病同防”医防融合慢性病管理,实现了“三个提升”,有效推动了“小病在社区、大病去医院、康复回基层”就医秩序的形成。“两病”基层规范管理水平大大提高、基层诊疗业务量显著增加,基层诊疗占比%,居全省第1位。